联合国 UNESCO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学会《儿童学习法之12大法则》

2002年,国际教育学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发布了一份关于儿童如何学习的报告。基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总结出12条关键原则,解释儿童学习的基本规律。自发布以来,此项学习法则得到认可也不断涌现更新知识,促使许多国家和机构努力优化演变其教育概念,尤其是在早期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教育变革。

12大学习原则概述, 以下是此项法则的归纳与总结:[点击此处查看完整报告] 

[您可通过我们的“家长育儿资源”版块阅读关于此主题更多内容 ]

营造求学环境


提供孩子最佳学习状态的环境,基于以下三条原则 :

1. “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实践、主题式进行实验,讨论和观察等方式,鼓励孩子主动参与配合,非被动学习。这种“玩中学”比传教式更能激发孩子兴趣,从而帮助他们轻松记住学习内容。

2. “融入社交团体”提倡与同伴们的合作精神,踊跃参与学习活动,共享资源,并有自信和判断力地与成人交流互动。孩子快乐的分享想法和资源并互相学习。

3. “充实有意义的活动”进行生活化且附有仪式感的任务和题材主题,非单纯课业学术上课。举例,与其在白板上写一堆公式,不如采用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或情境,更能提升孩子们的好奇心和理解能力。

孩子的认知要素

接下来的7条原则焦点在于孩子们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即大脑如何处理信息)。探讨如何处理新知识,将其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并加强记忆力。

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和领悟,非通过机械式重复硬背而回忆,此方式往往只能形成短期记忆,难以在不同情境中应用。

尽管“复习“是学习的重要部分,但只有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才能形成更持久的记忆。例如,理解“为什么”和“如何”,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培养创造力和适应力,使孩子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这一套模式打破各种学习障碍或误解。例如,孩子可能因为直观感受而认为地球是平的,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地球是球形的知识概念,以进一步了解宇宙行星、太阳和太阳系。

个性化特质

最后2大原则强调对孩子的发展评估,由于每个孩子的进阶度与步伐不相同,需着重于个性化特质和学习动机:

了解他们喜爱和擅长领域,有效激发孩子的成就感。例如,有些擅长数学和科学,有些则偏向语言和群体活动,有些热衷于体育运动,或热爱以音乐和艺术表达创造力。

一门全面的教育体系需涵盖各大领域,但早教可通过自选活动和自由发挥探索,适度迎合兴趣和优势。

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尽可满足所有发展领域。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孩子受教,更要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忱。学习不应成为负担,而是一种自我驱动的热情,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持续探索知识,掌握新技能。

早期教育阶段内,栽培出具有韧性且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是我们的教育终极目标!